双十一于京东购入,实付 1179 元,于 10 月 15 日晚上拿到手,持续使用至本文发布时(约两周)。

Pros

我只能用惊艳来形容这把键盘搭载的 ROG RX 红矮光轴(RX Red Low-Profile Switch)。长期以来我用的机械轴都是快触发(银)或者轻克数(35 gf)的,初上手矮光轴(40 gf)我感觉略重,但它很小的总行程和触发行程让我很快就适应并爱上其手感了。作为一名键盘音游玩家,极快的触发和触底让我的每次按键都有非常强的跟手感和确认感,40 gf 总体而言可能确实是避免误触下的最优选择,长时间游戏也不会比我之前用轻克数轴体更吃力,甚至因为键程变短,手指的抬起和按下更省力了,这也是最让我喜爱的一点。日常工作的编程码字也相当舒适,初次体验矮轴,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好选择。

矮光轴不同于 MX 轴的结构,带来的是无敌的稳定性。我是从来没有上手过一把按键晃动这么小、边缘稳定性这么好的键盘,即使是空格这种大键,在四角按下和在中心按下的手感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。

按键音方面,它肯定是没有麻将音之类的 HiFi,但也不难听,不太有松松垮垮的感觉,大键位声音很稳定,和小键位有很高的一致性。这方面我的要求也不高,这把键盘足以让我非常满意了。

这是我头一回用 ROG 的产品,也是头一回体验 ROG 的 SpeedNova 2.4G 连接器。在体验它之前,我对所有无线连接的延迟都是没有信心的,尤其是在音游这种对延迟要求极高的场景里。SpeedNova 完全颠覆了我对键盘无线连接延迟的印象,它完全达到了我用有线连接的延迟水平,在音游里完全可用。所以我现在已经全日使用 2.4G 连接了,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游戏,直接解放桌面上一根线,这点尤为让我惊喜。

入手这把键盘之时,我设想的使用场景就是能放进包里,每天带着上下班,毕竟房间和办公室都是我重度使用键盘的地方。这两周的使用时间内,它完美完成了这个任务,也得益于它足够的薄和便携。矮轴和整体设计使得它生来就有很充分的便携能力,而我觉得最难得的是,它在做到便携的基础上也没有舍弃性能、续航和精致感。

键盘配件里有一个无敌实用的底板,键盘可以完美嵌在底板里,底板外侧四角有比键盘本身更大面积的硅胶防滑垫,内侧也有完整的一整面硅胶,可以防止磕碰键盘,同时外观上避开了键盘屁股位置的所有功能区。与此同时它也可以从正面盖住键盘,这时候它就作为防尘盖和保护盖使用,让我可以毫无顾忌地把键盘塞进包里。

我一直觉得清灰和防止积灰是维护桌面键盘最头疼的两件事,这个盖子可以说完美处理了这两点。正常使用的时候把盖子垫在下面,它本身就是优秀的底板,而且也不额外占地方。一旦长时间不使用或者需要外带,把盖子盖上又极好地避免了落灰和划伤。这绝对是最好的键盘配件之一。

在上一次给它接线充电前,我高强度使用了超过 12 天,电量从 100% 消耗到 ~20%。我的典型使用场景是白天带到办公室用蓝牙连接,时长 ~8h,晚上带回家用 2.4G 连接,一般会有至少 1h 的中高强度音游,总时长 ~6h。全程我都保持默认的 RGB 50% 亮度,灯效是键盘全亮的彩虹模式。只能说我完全没有电量焦虑,使劲造就是了。

值得一提的是它显示剩余电量的效果灯效不错,按住 <Fn+'> 并保持,剩余电量会显示在 Esc ~ 0 这一排,比如剩余 70% 就会从 Esc 快速地逐个亮到 7,同时根据电量还会显示为绿色或蓝色(可能更低电量还有其他色),非常直观。

这里主要说的是它的按键灯,得益于光轴的特殊结构,按键灯在键帽的正下方,通过半透明的字母注塑效果很棒。

Fn 层的按键功能都有明确的键帽侧刻提示,功能设计上也很实用,涵盖了标准的功能键区和 F 键区、音量及多媒体控制、电脑亮度控制,还有键盘本身功能(蓝牙、灯效、profile、宏等等),可以说是功能非常完整的 65% 配列设计。

打音游其实挺磨键帽的,经我手的键盘几乎把把都会稍微打油那几个键位。我之前选键帽都专门挑 PBT,希望能减少打油,但用着用着基本还是会有点光。我看到这把键盘是 ABS 键盘的时候还有点担心打油的,但同时也看到它宣传增加了一个涂层能减少打油。虽然使用时间不长,但目前看起来确实还不错,在我几乎每日音游的强度下,音游键位也毫无变化。等使用时间足够长我再回来更新这部分。

触控条在键盘的左半边屁股,通过左右滑动和双击能控制音量等功能。目前我只用它来控制音量,这也是个极为高频的操作。总的来说操作体验不如旋钮,无论是便利程度还是精细程度,用旋钮我可以做到指哪打哪,但用触控条我经常得反复左右划来找到一个合适的音量,这其中还有一点误触和不灵敏的问题。但我还是把它列为一个优点,因为在矮轴键盘上我觉得它确实是一个比较优雅的实现方式了,属于是有好过没有。当然量产里也有矮旋钮的方案,但我看现在这个配列布局,可能没地方放上一个旋钮了,目前的触控条方案我足够满意。

Cons

防尘上盖是不能固定住的,放桌面上扣着的时候没什么问题,但是一旦需要外带就不太好了。键盘放包里的时候,键盘有很大概率从上盖的范围里滑脱出来,这就导致上盖没有起到充分保护的作用。我都在设想会不会有个类似橡皮筋的配件,把整个键盘连同上盖一捆就完事儿了。

这点一定程度上也能理解,因为矮光轴不好换键帽,所以至少保证键帽文字起码不至于完全错误?但我有一个小需求就是把 PageUp/PageDown 的 0 层键位与 Fn 层键位(Home/End)互换,因为我平时用 Home/End 要显著多于 PageUp/PageDown。然而驱动只能 remap 0 层键位,当把 PageUp/PageDown remap 成 Home/End 之后,整个键盘(当前 profile)就没有 PageUp/PageDown 了,即 remap 的功能是以牺牲 0 层按键为代价的,有点鸡肋。

RGB 灯条表面是一片反光的塑料,位于键盘正面靠近屁股的地方。这个区域极易沾指纹,尤其我手汗偏多,沾指纹/汗渍的情况就更为严重,配合反光确实有些影响观感。目前我只能时不时用拇指一整条擦过去,但总归不是个优雅的解法。如果不做成反光,而是其他的表面处理,可能效果更好。

默认的中亮度下,黄色明显要暗于其他颜色,尤其是在彩虹灯效下,黄色旁边就是非常亮眼的绿色,显得黄色的按键可读性很差。在更高的亮度下没有这方面的可读性问题。

总评

本键盘是完美达到,甚至大大超过我预期的,如果要打分的话我肯定会给 10/10。键盘作为我使用最多的桌面设备,它极大增加了我的工作娱乐幸福感。这下是真信 ROG 了!

Publish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Alike (CC-BY-SA) license. Feel free to comment or share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