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ve 日是 2025/2/15,这篇回想迟到了一个月,但整场演出都恍如昨日。
我记得很清楚一开的时候我和 wmm 在烈火,刚从隔壁 maimai 下机走到 ddr 前面,马上就排到我们上机,但因为临近开票我就直接顺延了。我抢的是 2/16 Day2 的票,因为还有一点期待能有机会抢到 2/15 的沪萝。当然一大半在意料之中地,一开我和蓝蓝都没抢到。
二开在工作日下午五点,我本来想着四点开始的会应该能结束然后等开票,然而会略有些 delay,五点前我还坐在会议室里,心想,哎看来真的要与 YOASOBI 无缘了。没想到结束出来一看手机,蓝蓝竟然拿下两张 2/15 Day1,我趣太帅了,蓝蓝抢票运 25 年大开希望!超级开心蓝蓝第一次的大型演唱会,是我们一起在上海看的 YOASOBI!
物贩提前在线上开放了,我们购入了两件连帽卫衣,有点可惜没买到红色款,以及一条绿色应援毛巾。毛巾尺寸跟我印象中的应援毛巾不太一样,更接近日用的 2:1 尺寸。
备战其实是 2/14 在虹桥机场等蓝蓝的时候做的,差不多两个小时,猛猛听猛猛学。找了 HK 场的 Set list 来听,但因为确实日语苦手,学唱甚至要背下来属实太难了,所以在不多的时间里,重点熟悉了下面几首:
- 《たぶん》- 感觉副歌很适合跟唱,于是学了,但也只来得及学前两段副歌的词。
- 《あの夢をなぞって》- 梦开始的地方!歌单里的第一首日语歌,听 YOASOBI 的第一首歌,学唱的第一首日语歌!
- 《怪物》- 编曲里放了很多应援位,狠狠备战。
- 《アイドル》- 不必多说,最适合应援的一首。已经在 livehouse 听过好几遍了,打 call 心随手动。
- 《群青》- 更是不必多说,如果说全场只能备战一段,那我肯定会选群青里这三段「知らず知らず」。上次听 RollingRolling 不插电 live 稀里糊涂唱过一次,这次备战终于看歌词了。
2/15 天气不太好,阴雨天。我们穿上同款的 YOASOBI 卫衣,带上两根 call 棒,提前了 2h+ 到(其实到得相当早)。因为打算偷渡棒子,所以过安检的时候有点紧张,好在棒子塞在裤头顺利偷渡进去了。我们的位置很不错,在看台 217(舞台面向观众左 45° 方向),距离舞台还是比较近的。有意思的是 217 区刚好挨着一个摄影机位,我趁着人少过去拍到了今晚歌单,我们大概也是全网第一个发出来的,趁机收获一点小红书流量。
开场前我很担心周围没有带头亮光棒的同伴,因为我很记得去年在泽野弘之和 Milet 的场,现场保安很严格,棒子刚一亮就被按下去了,但假如亮的人够多,现场按不过来一般也就不会管了。所以开场前我一直在观察四周有没有什么棒子,但很可惜总感觉几乎没有。
终于等到 19:30 准时开场,灯一关超长大屏幕一亮 OPENING 一响感觉马上来了,不得不说大场馆的舞台确实帅,尤其是屏幕和灯光。然后 ayase 和 ikura 上舞台,直接开始《セブンティーン》。我看到内场和前面有几根棒子亮起来了,但是不多,内场保安看起来不怎么按,那我也大方亮起来了。217 区保安过来按了我一次,他走下去之后我又继续亮,后面就再也没有管过棒子了,非常不错!
第一次实现在大场子打 call 的梦想,无敌爽!有备战的歌我全都尽力传达我来自观众席的热情。略有些可惜的是没来得及备战《HEART BEAT》和《夜に駆ける》,现场屏幕的全大写罗马音只能说我是真的看不懂一点啊,怎么没有同步日语字幕。MC 环节独享 ikura 和 ayase 带全场喊的「最高可愛い」和 ikura 的开心转圈圈,太可爱惹!
和蓝蓝一起来看 live 终于能看到自己打 call 的样子了!也多亏了这场不限制拍摄,蓝蓝留下了很多热情现场的视频,回来之后我们看自己录的视频和同场网友录的视频回味了好久。蓝蓝发了两段视频到小红书,小爆,不赖。
最后回想下 Day1 最有争议的部分吧。两天 live 结束后,很多人觉得 Day1 观众表现太差,甚至还有吵起来的情况。首先类似的观众氛围并不是第一次出现,比如去年我看的泽野弘之,全场都按得死死的,但为什么这次会有巨大争议?我觉得有几个因素的叠加。
- YOASOBI 本身听众就多,商业上更主流,这次 live 生来流量更大。
- 同一天晚上在隔壁场馆开的沪萝,就像很多梗说的,沪萝不知道关住了多少神人,可以说最会应援的一群人都聚集在另一场了,相对地 YOASOBI Day1 纯良路人听众占比会更多。
- 等到 YOASOBI Day2,前一天的聚集起来的应援神人很多又参战本场了。
- 场地方和主办虽然不允许带发光应援物,但实际演出不太管,这个信息也是 Day1 开场后才知道的。
于是,YOASOBI Day1 vs 沪萝, 以及 YOASOBI Day1 vs Day2,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,一场是看不到光棒,在对比图中只看到手机屏幕,另一场是满场的光棒。
作为参战 Day1 的观众,我的亲身感受是刚开场的时候,像我这样偷渡了棒子的人还在试探场地方的管理力度,但一旦发现不管就亮到 live 结束了。虽然光棒比较零星,但在我的现场视角看,每个区都有亮棒的。至少在我附近的观众,大家的呼喊声还是很足的,比不上 Day2 但肯定不至于冷。录像确实不少,但我非常非常理解对于很可能是头一次来听 live 的观众来说,在主办允许拍摄的情况下,留下视频记录。因为我自己看的头两场 livehouse,那时候还没买棒子,就是这么做的。
Live 最激动的就是能现场听到到平时只在耳机里听到的歌曲,现场看到艺人演绎,还有最重要的,和全场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好共同组成整场演出。日式应援最有感染力的一点是,我作为台下的观众,但我也能感觉自己深入参与到正常演出当中,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台下应援占了演出的一半。但我不觉得这是一个观众的义务,从没接触过日式应援的纯良观众没有错,只要你和我一起在享受台上的表演,那你就是合格的。
我也不知道场地方和主办对于应援的要求到底阻碍在什么环节,对我来说没有光棒和打 call 的日系 live,互动真的太弱了,总感觉憋着。以后的每一场国内日系 live 我肯定都会带上棒,只要不按我,那我的棒子和我的打 call 就一定会亮到最后喊到最后。
或许这次的争议能让更多纯良观众认识到日式应援的魅力。下一个神人会出自其中吗?